讲气韵 逐文风 重细节
本帖最后由 城市的邂逅 于 2012-11-12 14:25 编辑这个灵芝真鲜活,像是刚刚采撷的,甚至可以看清菌盖上的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这枝荷叶青盘滚珠,露水马上就要滴落下来,活泼灵动的黄杨木花蕾触手可动。
以上是在苏作家具上看到的雕工。秋千架下,伊人遮面;小桥流水,西子浣纱;飞鸟展翅,欲离枝头;江南水乡,尽现眼前。如若你到过苏州光福,亲眼所见,就不会惊讶于眼前的情景了。明仕阁荷花美人榻苏作家具,重文风,讲气韵,有着道不尽的人文情怀。光福镇上,看白墙黛瓦,灯雨长廊,漪漪流水,就连空气中都散发着吴侬软语的细腻婉转。仔细咂摸了这些味道再来看家具,不是行家也能探出个究竟。线脚方圆、倒棱圆润、束腰结体、气韵贯通……这全是苏州工匠的绝活儿。鲜活灵芝像是刚刚采撷的这种情怀,首先在于工匠们的细腻。以椅为例,文震亨《长物志》中云:“椅之制最多,曾见元螺钿椅,大可容二人,其志最古;乌木镶大理石者,最称贵重,然亦须照古式为之。总之,宜矮不宜高,宜阔不宜狭,其摺叠单靠,吴江竹椅、专诸禅椅诸俗式,断不可用。踏足处,需以竹镶之,庶历久不坏。” 文震亨短短几句话,便将椅的典故、形制和优缺点描述清楚。连踏足处,也以竹镶之,为的是延长使用寿命。而现在的光福红木市场,明清时期螺钿椅等则为稀罕物,不是苏作工艺是做不到的,概因普通百姓家皆以使用为主,加之木材原料的获得也较容易,那些繁复的装饰就不被广泛使用了,但镶嵌大理石及黄杨木则最为常见。除却工匠的细腻,人文情怀还体现在江南士大夫对荷莲的偏爱。小桥流水、荷花蓬船,无处不在的古建筑,都体现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以荷花美人榻为例,光福镇的红木家具店里,大部分都有材料不一的荷花美人榻。姑苏博雅古艺、紫檀阁、明仕阁等厂家都做过此类家具,尤其明仕阁,十八件荷花系列囊括了客厅及餐厅两个场所,也暗合乾隆十八件之名,具有良好的收藏前景。乍看各家荷花美人榻皆一个模样,无大区别,然仔细观察,却发现细节处皆有不同。或嵌黄杨花蕊、或鸭枕高低有别,或莲茎灵动不一,或围版薄厚不一,但相同点皆大致相同——雕工细腻、线条流畅。可以看出,在中国历史深处,“荷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还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们的文化情结、审美情结。在“荷”与“莲”的身后,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对“花之君子”的看重,李白、苏东坡、文征明、孟浩然等文人都曾经将一腔才思赋予荷莲之间,借家具咏荷,苏作当仁不让。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苏州以外的红木设计者与制作者,对此值得深思。苏作红木家具、苏州核雕、苏州玉雕和苏绣,这几大特色产品中除了苏绣,其他三项全和雕刻相关。这也是为什么苏州多工匠的原因。这样的人文、这些工匠、这样细腻的感情,难怪苏作家具名闻天下,并占据红木家具三大流派之首。看着眼前一款款婉转明丽的苏作家具,再体会那一花一叶中隐含着的贴心与细心,这既是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又是对造物主的膜拜。苏州工匠、苏州人做出的带有红木家具苏作手艺印记的标志,才算是达到了爱木、惜木、与木一脉相通的至高境界。
永泰便民网编辑
哥最近喜欢上了顶贴,因为,如果帖子火了,那有哥的功劳。如果帖子被顶沉了....哥也会很有成就感...因为是哥搞沉的~~大家切记~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天啊. 一定要回贴,因为我是文明人哦 回复一下 赚点分不容易啊 不错不错,我喜欢看 不错 不错比我强多了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加油啊!!!!顶哦!!!!! 支持你就顶你 加油啊!偶一定会追随你左右,偶坚定此贴必然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生对楼主之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海枯石烂,天崩地裂,永不变心. 今天再看下 越办越好~~~~~~~~~` 楼主,支持!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很好!很强大! 不错,感谢楼主 天啊. 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 抢座位来了 …没我说话的余地…飘走 宁愿选择放弃,不要放弃选择。 先顶后看 永泰人自己的网站支持 我是来收集资料滴... 便民网资料就是多啊 回贴赚学识,不错了 长时间没来看了 ~~ 一个个全都骑到老大头上来了... 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