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家长要学会拒绝和协商
圆桌话题 近日,一则微信《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被许多家长转发。微信中写道:电视节目中播出一对母子的故事。妈妈含辛茹苦地养大儿子,儿子却娇生惯养,总是抱怨工作太累。工作两年后,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游戏,要么用妈妈微薄的工资去消遣度日。面对妈妈的指责,他反而振振有词:“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节目播出后,很多家长陷入深思,自己家里有没有这种潜在的危机? 这种故事被媒体频繁报道,我们身边也确有其人。不过,也有读者认为孩子就该被宠爱。读者李女士说道:“我从小得到姥姥姥爷的各种宠爱,但我并没有养成骄纵的性格,反而觉得很有安全感。现在我对8岁的儿子也是有求必应。虽然有人觉得我爱的过度了,但我觉得没什么不好。” 如何理性地爱孩子,宠爱和溺爱的界限在哪里?爱孩子的同时,如何才能让这份爱不变质,让孩子也懂得去爱去付出呢? 圆桌第1问: 心理解读何为溺爱,缘何溺爱?溺爱孩子是为了摆脱自己的不安 特邀观察员:曹慧(资深儿童治疗师,心理专家) 关于宠爱和溺爱的界线,所有家长纠结不已。因为,对于爱的本质,我们都没有足够的认识。溺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一个人成为父母后,在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会修复一些自己过往的心理感受。比如,拥有着苦痛童年的家长可能会发誓不让孩子吃一点儿苦。孩子稍受挫折,他们就包办代替;比如,童年有过被抛弃经历的父母,可能会格外恐惧和孩子分离,对孩子寸步不离。 这类父母,是在所谓的“爱”中,以孩子作为道具来摆脱自己的不安。而在这种“爱”中长大的孩子,遇到父母无法摆平的挫折时,会深深感到愤怒——原来,父母并不是像他们表现得一样无所不能!孩子会为父母的“自私”感到愤怒,原来,父母这样爱我,只因他们觉得那是对的!这种幻象破灭的同时,可能令孩子一蹶不振,因为他们没有发展出应对挫折的能力。 溺爱本质是父母的“自怜”心理作祟 特邀观察员:鹿永建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 ) 健康的宠爱当指父母等对孩子的爱中表达出较多不加掩饰、可感知的疼爱,让孩子在情感和物质生活中品尝比较充分的满足感。这种宠爱与父母清晰表达是非观、界限感可并行,不妨碍必要时对孩子说不。 溺爱则根本就不健康,其核心是放纵和纵容,也就是说对孩子的欲求不加分别,只要有能力满足有求必应,没能力也勉强迎合。 溺爱子女是复杂而常见的人类现象,当下中国尤其是独生子女中不少见。 其背后有两种常见原因,一是父母至少一方有很深的自怜心理,放大在子女身上成为溺爱。二是父母因忙事业等没充分陪伴孩子,就在物质方面实施补偿,深层上也与自怜心理有关。 因此,只有从自怜中走出来,才能帮助父母和孩子认清界限、担当责任、铸造品质、终身成长。http://photocdn.sohu.com/20150413/mp10566472_1428922887865_1_th.jpeg 圆桌第2问: 深度剖析理性之爱的标准是什么?适时拒绝和协商,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特邀观察员:李梦莉(北京市五十五中学教育处主任) 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其自然的规律。家长的职责是顺应其自然规律,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一个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心灵是舒展满足的。倘若孩子的心理需求总是无法得到满足,他的内心深处就会有很强的匮乏感,倘若孩子的心理需求被压抑、被扭曲,他就会有受挫和受伤害的感觉,从而变得抑郁、自卑。 如案例中的那个啃老族男孩。父母对他的溺爱轻易地满足了物质上的需求,实际上剥夺了他心理成长的需要。 尊重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与溺爱不同。孩子的要求有时的确有不合理之处,比如没完没了地看电视、玩游戏。这时,拒绝也是帮助他们心理成长。如果孩子的要求既有合理性也有不合理性,要试着好好和孩子商量、谈判,和孩子达成妥协。 比如,儿子玩电脑时,我们会约定好时间。但时间到了,儿子却不愿意关机。 这时我会跟他协商延长多少时间。儿子会考虑我的底线,提出20分钟。我还是认为太长,谈判的结果是延长10分钟。等儿子关闭电脑后,我会告诉他,言而无信、不遵守时间的行为很不好,下次请他约定时间时考虑清楚。儿子同意后,我会亲一下或抱一下他,他就会比较愉快地接受约定。这种合乎孩子心理、更多满足孩子的方式,会使孩子更好商量、更懂事、更合作,而不是自私任性。 如果家长简单甚至粗暴地拒绝,可能会使孩子变得倔强、爱生气、叛逆;如果家长一味地溺爱,无原则地满足孩子,会剥夺孩子心理上的“自我节制”的成长需求,这可能使孩子失去成长的动力,变得易怒、爱倦怠、不愿努力。 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感受 特邀观察员:曹慧(资深儿童治疗师,心理专家)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能够看到孩子的真正需求。从分辨孩子的每一声啼哭开始,他们就已经和孩子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结。他们经常可以静下心来,分析孩子此时此刻的感受,而不是想当然地替孩子做决定。 他们不害怕自己的孩子经历痛苦、不会武断地把困难挡在门外,因为他们愿意花更多的心思陪伴孩子一起解决困难,获得成长。这样看来,真正的爱,付出的反而更多,溺爱实在是最简便的爱! 真正爱孩子,父母就要经常向孩子传达这样一种信息——相信你的感受!这样,孩子逐渐形成一种自信,使得他们愿意脱离父母的庇护,走向外面的世界。 所以,判断父母理性之爱的最终标准,是它能否帮助孩子发展出一种向外的生长能力,让孩子能够尊重自己的判断、对生活保持好奇和热情,也能够懂得如何去爱别人。http://photocdn.sohu.com/20150413/mp10566472_1428922887865_2.jpeg 圆桌第3问: 具体支招如何让孩子为自己负责?父母大胆放手,孩子才会有责任心 特邀观察员:刘称莲(家庭教育指导师,畅销书作家) 电视节目中的这个孩子,我很担心他的未来。如今他可以啃父母,父母容忍他。如果有一天他成家立业,婚姻将无法维持。毕竟女人都希望嫁的是顶天立地的男人。 我们养育孩子,一定要考虑到未来。我想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是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人。而有爱心尤其是有责任感并非天生,要在孩子从成年人的教导中学习而来。 孩子两岁之前,家长几乎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怎么爱都不为过,这能为他带来安全感。 三岁以后,孩子就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比如整理自己的床铺、洗自己的小衣服。上学以后,让孩子自己选择跟什么样的朋友玩耍,让他为自己的事情做主,家长要接受孩子做事时经历困难和失败。孩子到了青春期,有力气和能力了,家长可以鼓励他出去做一些事。 比如,兼职、各种活动。孩子只有在经历痛苦和失败的过程中才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也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家长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适当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替代他做事。 满足孩子,是要在心理上给孩子接纳、尊重、认可和理解,而不是替孩子做事情,剥夺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权利。这是一种负责的爱,也是在培养一个负责任的孩子。 圆桌第4问: 爱的传承如何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爱是一种双向的流通 特邀观察员:史雨淋(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师) “雨泽过润,万物之灭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这是明代吕坤的《呻吟语·礼制》中的名句,也正是我想对电视节目中这位母亲说的话。儒家思想认为“过犹不及”,假使父母对孩子一味的溺爱、骄纵,如果再加上疏于管教,这就好比超过了需求的雨水一样成为万物之灾,爱得过分就是孩子的灾难了!所以,父母要为爱设置底限。这个底限是符合正常事理和基本价值观的,比如有礼貌、不拖拉、守时之类的。在底限之内,绝大多数事情家长和孩子可以协商达成一致。 回到问题的初始,《说文》对“爱”字的解说:“愛,行皃也”,指行走的样子。我们进一步从字形构成来看,爱从受从心从夊,受即接受;夊即脚,即行走,表示付出,心的接受与付出就是爱。 由此可见,爱是一个接受与付出的实践活动,真爱没有泛滥的付出和肆意的接受。 如果想让孩子懂得真爱懂得去付出,父母应该创造孩子独立实践和体会的机会和条件,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协助分析,孩子自己拿主意、找办法,培养孩子的独立和实践精神。 【来源:现代教育报;文/王小艾 ;原文标题:宠爱与溺爱 距离有多远;图片转自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