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永泰便民网

百年照片话樟城

[复制链接]
查看: 73411|回复: 13
发表于 2012-10-27 23: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年照片话樟城 这是美国传教士伊芳庭牧师摄于1912年的旧樟城照片 伊芳庭又在两年后的1914年,大约在相同的位置,又照了一张原同仁学校面貌(后为永泰一中,2010年永泰一中整体搬迁到南区,现为永泰城关中学) 与上两张大约相同的位置拍摄的原同仁学校位置(后为永泰一中,现为永泰城关中学)   
这张是现在新樟城的照片
      百年照片话樟城    站在一个地方,你能想象百年后的变化吗?站在一个地方,穿越时光的隧道,任大浪淘沙,凭风云变幻,再现百年前景象,你又是如何的思绪与感慨?美国传教会牧师伊芳廷,摄于1912年的一张珍贵的“樟城全景图”,让我惊喜,让我沉思!这张藏在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的珍贵照片,在热心人蒋滨建先生的努力下,历尽坎坷,回到故里。让那时还不具备用光影技术,留住记忆的永泰人,在百年之后的今天,让他们的子孙,感受国弱、感受民穷的心灵震撼。让今人透过历史的画面,想些什么,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发有为。为什么那时会是美国人在中国办学校?那是因为落后!为什么这些影像资料,会是美国人留着,我们却一无所有,还是落后!同样的地点,面对百年后天翻地覆的变迁,从中我们该记些什么,想些什么、悟些什么?面对千百年来不变的江河湖海,面对炊烟流云般散淡的人世,我最感同身受的是杜甫“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的心境。山还是那座山,大樟溪的水,依然奔流不息。逝去的是一代又一代的生灵,变迁的樟城蕴含着多少辛酸,见证着多少的欢乐,让我们从照片去寻找它的答案。如果没有生活阅历的人,很难辨认这就是如今的樟城。照片的正中央,是千年不竭的大樟溪,汩汩流水随着河道,以时而欢快,时而奔腾地的姿势,历尽艰辛,自西向东流去。大樟溪的岸边,依偎着一大片低矮、错乱的民房,宛若一棵棵古樟树,汲取水分,吸纳精气,接受着大樟溪的哺育,而静静地伫立着。那气色与那时老百姓的脸一样灰暗和气馁。屋檐棱角稍微分明的建筑,就是当时香火最旺的马祖庙,或是供人祈求祖宗神灵庇佑子孙的祠堂。跨越大樟溪的通道,是依稀可见,贴近水面上,依靠小船固定作为桥墩支撑,由木料搭起连接而成的木面桥,这就是后来称之为“浮头尾”的缘故。因此,临近岸边的沙湾街,成了当时县城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照片的右下角,一棵茂密的樟树,挨着溪边,成为地理标记,坚定了这是老县城的判断。照片的上半部,犹如一个圈,又似阿拉伯数字“6”,这就是美国教会伊芳庭牧师创办的同仁学校的校址。山坡上的两栋建筑,就是后来成为无数在同仁中学,永泰一中读过书的学子,魂牵梦萦的八角楼。周围空旷地,仿佛告诉我们,这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刚刚起步,那是1912年。樟城,最耀眼的就是绕城而过的大樟溪,在当时,与其说是一座城,倒不如说是自西向东蜿蜒而来的大樟溪岸边的一个埠。樟城位于大樟溪与清凉溪的汇合处,四面环山,城中央,犹如一个半岛,城在山中,水绕城走。那时县城的范围,仅局限于半岛之内,与现在称之为吉祥小区、泗州亭、塔山小区等地方,分别被清凉溪和大樟溪隔开,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县城隶属鹤臯镇,刚从清政府的“双溪镇”易名而得。解放后,又名城关镇,直到1981年,才更名为樟城镇,县城为樟城。自唐永泰二年(766年)以来,樟城为历朝县治所在地,区域逐渐有所拓展。据清代县志所载“自唐以来,未有城廓”,直至“明嘉靖三年(1524年)筑城墙周长2.3公里,城区不到一平方公里。万历十八年(1590)因东北段城墙在两山的低坳处,外山高于城池,可观察城中虚实,不利守御,遂拆除该段旧城墙,移到内山的山顶,更筑新城墙,并改土墙为砖墙。此后几经兴废,随岁月推移,城墙渐毁圯。民国时期城区扩展到东门外的沙湾、浮头尾和小东坑,面积约二平方公里。从建国到1958年,把毗连的里岛、后垄、龙峰三个村划入城区。70年代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厂和居民住宅区逐渐扩展,从而跨越大樟溪和清凉溪,到达刘岐、汤洋、太平口等村,包括樟城镇及以外的城峰、清凉两乡的部分村落,面积扩大为6.75平方公里。”随着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前十年的拓展,新开发的马洋小区、东门小区、樟树板小区,已经把城区扩至约为7.2平方公里左右的规模,人口扩充至近7万。百年前的县城,除了面积小,没有像样的一条街道。主要集中在大樟溪旁的沙湾街、坪街、南湖街、三池街、上坪路等地段。据县志记载“解放前的鹤皋镇,主要居民区为沿大樟溪北岸一线,街道窄小破旧,建筑多为二层以下的土木结构。建国后,人民政府扩建、改建了旧街道,开辟了新街道,使镇内主要街道增至17条,同时修建了环城石板公路、水泥主街。”当时的县城除了规模小,交通极其闭塞。1956年以前,无一条公路,与县城相通,陆上运输主要靠人工挑运,沿着羊肠小道的山路爬山涉水。进出县城的山路崎岖险峻,有十八重溪、三十六弯、竹篙岭、老鼠旋、通天隔、转头山等险隘,像十八罗汉挡道,把县城与外界阻隔。贸易货运主要由大樟溪航道行船、捎排,通福州、长乐等地。沿溪有大箭、雷濑、三门、斗瓮、八港、石塍等35个险滩恶濑,常使商旅裹足。百年来,永泰的交通由内及外,从1959年起,先是从城中心往外辐射,四向建起了4座大桥——东有永泰大桥,南有人民大桥,以及北门桥、西门桥等。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马洋大桥的架起,2011年刘岐大桥的开通,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大大方便了县城内不同小区的沟通。如今的樟城,以老城区为中心,东扩到了东门小区、西展到了吉祥小区和樟树板小区,南进到了马洋小区、格林兰景小区。随着向莆铁路即将开通,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南部新城,规模更大,设施更全,配套更先进的温岐小区即将矗立在世人面前。规划到2025年,一个规模30平方公里,人口12万的新樟城,将成为人们宜居、乐居的生态示范城。百年的樟城,如果说最大的突破,就是交通瓶颈的打破。1957年永(泰)塘(前)公路通车,此后,永(泰)涵(江)、永(泰)嵩(口)、永(泰)白(云)、永(泰)大(洋)等公路干线相继建成。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出县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完成,公路等级不断提高,交通更加便捷。值得特书一笔的是,2008年先后上马的向莆铁路,永福高速公路,彻底让永泰血脉畅通。告别了没有铁路与高速公路县份的历史。届时,永泰将把沿海与内陆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福永高速公路的开通,永泰将成为省会城市福州的半个小时经济圈,福州的卫星城。如果伊芳庭牧师有来生,绝不再为波涛汹涌的闽江阻隔而苦恼,也不再为大樟溪的急流险滩而畏惧。所有的困难险阻,将化为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所有的溪礁险濑只是一道欣赏的风景!当时的县城,除了闭塞,基础设施几近为零。除了路不通,发电照明也发展的非常迟。县城居民多用“灯马”(桐油灯),贫困户则燃点竹篾、松明、旱竹子、山枥枣照明。二十世纪30年代,国外煤油的输入,少数富裕人家才点上煤油灯。抗日战争时期煤油来源断绝,又恢复“灯马”照明。一直到了1940年县城才有白天用来碾米的发电设备,晚上为部分商店和几十家居民照明,供电量也仅有2.5千瓦。此后到了1946年,县城才开始有人合伙开办火力发电厂,每晚发电五、六小时,装120多盏15瓦电灯,每盏月收费折大米33斤。建国后,1951年1月县政府建成公营永泰火力发电厂,供机关、学校、商店和部分居民照明用电,主要街道开始装上路灯。1957年10月里岛水电站建成,装机容量100千瓦,全城所需照明用电基本得到解决。此后,先后建起东风、芭蕉、东方红等水电站,并向城区供电。1983年城区建成容量为一万千伏安的110变电站与古田溪水电站电路联网,进一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区工业用电和照明用电。在缺电的年代,每逢夏季来临,居民消暑纳凉的唯一办法,只能靠扇子解决,因此,学校的学生每次照相留影,显摆一把纸扇便是时髦。就连街上,也只有主干道有几盏昏暗的路灯。说到电,我们不能不提到水。民国时期的永泰县城,除了私立同仁初级中学利用山泉设水池铺铁管供100多名师生饮用外,沿溪商店居民多饮用溪水,其余大部分居民在宅院邻里之间多挖有水井,城内共有十多口水井,供居民饮用。如今家家户户用上洁净安全的自来水。农村饮用水工程改造,惠及全县多数乡村。教育事业凋零,多数百姓子女无缘上学。据县志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全县公立的学校只有两所,一所是乡下大洋的‘麟阳两等小学校’,另一所就是县城的‘永福县立两等小学校’。”除了个别私塾外,再也没有其它学校了。当时(伊芳廷拍樟城第二张全景照的次年,即1915年)全县人口17万多,其中县城人口4700多人,全县读书人数仅有百余人。美国传教士伊芳廷,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来永泰传教,次年在马祖庙边租赁民房一所办学塾,招收十多名学生。虽然随后在县城增办了“高山”、“明伦”两所国民小学校,以及教会在县城上马路青年会内增办格致初等小学等,但是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受教育的人数,与人口比例都是凤毛麟角。一直到了民国21年,全县举行首次小学生毕业会考,也才有 27名学生毕业。且说县城教育发展状况。由于永泰“九山带水半分田”地貌特征,再加上老县城只有区区3.2平方公里的小盆地,人口居住一直都比较分散,就在这10年前,县城始终不是永泰人口最集聚的地方。因此,与西山片、嵩口片相比,不论是办学点,还是学生数未必见得进步与发达。因此,从解放后到1978年,城内只有1所中学(即永泰一中)2所小学(实验小学、城关小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教育事业的振兴, 1978年秋季,城内增办了城关中学。之后,随着初中校的普及,城峰中心小学附设了初中班,1991年独立为城峰中学,县城附近多了一所初中校。到了2008年,由于新建永泰一中校园扩展的需要,这所初中校才被兼并取代,加上2001年私立云山学校的创办,这时县城共有三所中学。小学方面,原来除了实验小学与樟城(城关)小学外,城里没有其它的小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马洋小区的开发,1999年城南小学应运而生。随后,也就是本世纪的头十年,东门小区的开发,2005年县城内位于东部的十八坪的地方,又诞生了一所东门小学。县城的范围,远远超出了原来界定在四桥之内的规模,面积扩大至7.2平方公里左右。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乡下集中办学进程的推进,近十年来,永泰县城上学难,成为群众议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了解决上学难,2010年秋季,县政府在城北片区,新建了一所独立建制的里岛小学;同年,把位于龙峰山麓的永泰一中,整体搬迁到塔山脚下大樟溪畔垱洲坂这块风水宝地。在杨梅路原城关中学的校址上,创办了青云中学;城关中学整体迁移到龙峰山麓有着百年历史的原永泰一中校址上。

不断扩大的城区规模,不断积聚的县城人口,政府又于2010年投资8200多万元,在樟树坂建设一座占地70亩的新实验小学,即将于今年秋季交付使用;为了缓解幼儿园上学难问题,也在樟树坂投资1300万元,新建一所占地10亩的新实验幼儿园,预计明年春季投入使用。如今,县城方圆三公里之内,连同城峰中心小学,共有6所小学,18所幼儿园,3所完中,1所初中,1所职业中专学校,在校学生21122人,学生数占全县学生总数的46%左右。
百年樟城沧海桑田,我只能从万千的变化中,择其一二加以比较。这也许是皮毛的,但透过百年前的照片,我们仿佛穿过了漫长而灰暗的历史隧道,来到洞口前,展望豁朗的万象,看得那么真切,令人动容,使人感悟。如今的樟城,夜幕降临,霓虹闪烁,整个县城笼罩在光影变幻的世界里;车水马龙的街道,拖着长长的车灯后帘影,连成银河,缠绕着樟城,如金环银链般的美丽;倒映在大樟溪的光影,如同天上宫阙,如同蓬莱仙境,使人催问今夕是何年?百年前的樟城,不管是蜿蜒几百里大樟溪边上的一个埠也好,还是历代永泰臣民心中的一个城也罢,回眸百年前的景象,再迟钝的思维,都能勾勒出当时的荒凉与寂寞。那时,没有象现在这样的休闲养身去处,也没有人们漫步赏景的场所。民国元年(1912年),县城唯一的,勉强称得上公园是,由当地土绅建在孔庙边的明伦公园。园内有小型池塘,上架设有桥亭,还有一座假山,种植多种观赏花卉,占地不过数亩。那时,除了市民温饱不顾,无暇赏景外,那公园也绝非是一般市民所能步入的场所。解放后(1984年)在大樟溪南岸联奎塔、烈士陵园及其周围山岗建成了占地108亩塔山公园,算是明伦公园毁后的补白。随着樟城的不断开放与对外连接度的提高,近年来,政府为了提升城市品位,优化市民生活环境,增加市民休闲养身去处,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数,投入大量资金改造了塔山公园、江滨公园;新建了南湖公园,铺设了江滨、南湖、里岛路段的散步休闲大道,与即将建设的西门休闲通道、樟树板休闲通道,连成环形,犹如美丽的少女系上玉带。如今徜徉其让无数的樟城人,感受到了千百年来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人们,从未有过得温馨与浪漫!  若问百年樟城变在哪里?变在由荒凉走向繁荣的景象里;变在由封闭冲向外界的通道里;变在由愚昧接受文明的教育里;变在休闲养生设施完善,引领居民攀升的幸福指数里;变在国强民富挺起腰杆,迈出大山走向世界的脚步里!                                   2012.4.19







吉祥小区夜景






上马路夜景






上马路环岛夜景






南湖公园夜景

                                                     拍摄于1910年的大樟溪及联奎塔照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发的马洋小区和近十年开发的东门小区,城区面积扩大到了7平方公里左右
俯瞰原同仁学校地段夜景



俯瞰樟城夜景



樟城一瞥



百年前照片画圈的位置(同仁学校的围墙)



远眺马洋小区与东门小区

吉祥小区,百年前这里被清凉溪阻隔,与县城隔溪相望

永泰一中新校区依偎在大樟溪边,风景迷人,景色秀丽
2010年新搬迁的永泰一中,位于当洲坂上,占地130亩


原一中前一片空旷地

大樟溪边看塔山公园

   教会学堂,原永泰制约厂  

1907年的永泰农民,站在现在江滨公园边,即永泰制约厂前。制约厂曾经为教会学堂

此地为现在的江滨公园边,旧的制约厂前面,劳作的农夫

水路用船

去福州的水路用船

百年前永泰去福州要么走水路,要么就走羊肠小道

上图为龙峰园地段,当时为一片农地种植李梅,现为商住区,繁华的商业街,汽车站等

上图为前一张照片地段的夜景



樟城民众去福州乘船而去

百年前大樟溪边的简易码头

百年前永泰通往外界的通道主要是依靠大樟溪的水路



整洁的樟城市容市貌



宽阔的樟城街道

繁华的上马路一瞥

拓展的新城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8 13: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8 13: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的给力!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8 17: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 发表于 2012-10-28 13:53
相当的给力!顶!

谢谢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8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李干

老古董。。。。。。。。。。百年沧桑。。。。历经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8 18: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凌云 发表于 2012-10-28 18:42
老古董。。。。。。。。。。百年沧桑。。。。历经变化

很有文化 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8 23: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1 李干

看这照片想着当时自己的爷爷还没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8 23: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泰便民网 发表于 2012-10-28 23:02
看这照片想着当时自己的爷爷还没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4 16: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沧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1 17: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么感慨,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不变的是大樟溪的潮流。话说当年的同仁中学围墙不是一般的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19: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永泰,始于足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5 17: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变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9 00: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泰县城关100年今昔对比照片分享! 网络搜寻拼图分享)

今昔对比照片分享.jpg

1.jpg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5 17: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近代的么70-90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