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永泰便民网

不灭的星光——嵩口古镇复兴进行时

[复制链接]
查看: 27563|回复: 0
发表于 2015-11-11 12: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统村落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分布各地的古村落犹如点点繁星,指引着回乡的路。



         千年古镇永泰嵩口的修复和开发,由来自台湾的古建修复和文创经验颇丰的设计团队执笔,他们长期住在古镇上,与当地的政府和村民工作和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下,一年多来两岸思想文化的碰撞、沟通、引领、甚至妥协、交锋、交融。耐心、毅力、共识,无不体现在初具雏形的古建修复利用和古街的重现上。




        地处福州山区永泰的千年古镇嵩口,古称嵩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2014年全省宜居环境建设重点改善提升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之一。


老人守望家乡。

        嵩口镇总人口约3.2万人,大多数青年远离家乡,外出谋生,镇里留下的多是妇女、儿童、老人,与160多座古民居建筑。


精美的石雕会说话

        保护传统村落,核心是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村民意愿。2014年4月,台湾“打开联合”设计团队入驻古镇,嵩口镇政府和台湾团队制定了三年古镇复兴计划。第一年调研、定位、规划,并选择试点进行活化改造,第二年完成公共设施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年扶持和发展当地传统业态。


        他们修复的理念是不让乡村成为城市经济文化的附庸,而要从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中挖掘民族传统的生存方式、审美理念、建造技艺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智慧和优势,传承弘扬好的,改进其不足。



        “来到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安家,融入古镇生活。”在嵩口镇政府的热心支持下,设计项目负责人台南人邓海把妻子和孩子接来,定居嵩口,在原有台湾设计人员的基础上,充实热爱古建的本地设计人员,沉下心来了解传统文化、探寻创新之路。


        深入古镇调研、规划设计,为古镇“把脉问诊”,以“针灸活经络”的方式调养古镇的生息。



        这个开办15年,成员平均年龄仅30岁的年轻团队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在国际设计界颇具影响力。台湾专家入驻古镇,实行复兴计划,这在福建的名村、名镇遗产利用中还是首次。团队跨过海峡扎根古镇、担起复兴古镇的使命,也续写着两岸文创交流新的一页。



        作为一个来自台湾的设计团队,打开联合有着体制内所没有的自由,也承担着体制内没有的风险。嵩口古镇修复一年多年,他们得到了创意落地的“乐”,但这个过程也“如履薄冰”。回头看,“每天实际上也是挺费劲的。”



        设计人员和嵩口镇政府人员与村民一起讨论保护方式,改进村落基础设施,在主要古街道路进行修缮时,导入供水、污水处理等设施。


        改造过程中,设计人员和当地村民也有激烈的思想碰撞。“一些当地居民不太珍惜身边的传统资源,认为自己的东西是落后、想要抛弃的,城里的钢筋水泥就是好的,想要模仿的。”他们和镇政府人员多次做村民的思想工作,终于达成共识在铺设地下管道时,把水泥路改成原来的石子和石板路。



        团队和政府坚持保存活化传统文化的理念,逐渐得到不少群众的支持。修复古街的传统民居时,倾听老人的心声,尽量不改变民居原有的建筑形态,但在内部进行生活功能的完善和提升。这样既延续了传统风貌,又让原住村民能享受到卫生、舒适、方便的现代生活,把生活环境打造宜居,村民世世代代居住、生产生活。



        设计总监刘国沧每月飞来一次嵩口,他是个很儒雅很内敛的人,又是一个要求很高特别充满细节的人,讲到设计方案的兴奋点时,眼睛有星光闪过。



        虽然,很多关注嵩口古镇修复开发的人都开始有一些些的焦虑,因为比期待的速度和效果慢和迟了一些,但刘国沧一直觉得,只要先把村民的思想打通了,认认真真把每个环节都做扎实了,成果是指日可待的。其实台湾和福建本来就有很多传统习俗和建筑是相似的。早大陆二、三十年的老屋改造和社区营造经验,加上对自然的尊重,对工建的高要求,和做事业的情怀。



        这是一条追梦的路,不乏挑战,责任在肩,无法停止脚步。他们所做的,是用蓝图一步步实现乡村重建的梦想,是历史与现实的摆渡人,也是许多有乡愁梦的圆梦人。



        基于对团队能力的信心,也是基于这种民主的氛围,在古建修复的规划的过程中,镇里一直用实际行动给了设计团队相当大的自由空间。设计团队也是幸福的,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与历史对话,与原住村民协商,可以把规划方案磨得细一点。


        如今,嵩口镇已完成了古镇保存与活化的第一阶段工作,试点已初见成效,让我们看看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规划愿景馆、食堂与广场



        镇里用实际行动支持了设计师的意见,镇政府将周边的围墙拆除,原本的内广场作为镇民活动的公共空间,也许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围墙的镇政府”。



        已经被台湾文创团队彻底改造的嵩口镇政府一楼的食堂:用红色木头做成、装饰用的拱形房屋骨架,顶上挂几扇吊扇,底下配上红色连椅的餐具。这哪里是个机关食堂,和具有浓郁文艺气息的咖啡馆无异。


        利用旧土楼办公室,改造为嵩口古镇规划工作室,作为构思、推动、交流、宣传古镇规划建设信息的中枢。



        工作室展廊上贴满图纸,成为团队成员交流成果、推敲方案的空间。



        华灯初上,设计分享的视频会议交流团队设计师的作品、理念和心得。


龙口厝鹤形路



        嵩口镇在古建筑修复上,把“土黄、素淡”作为全镇色彩基调,“土墙黑瓦”作为古镇的建筑风格。其中鹤形路就是首批修复的项目之一。


        为了保证古建筑修复的品质,县里、镇里、民间请来了多个古建施工队伍,研究实操鹤型路夯土墙的技术,结果是本地的工匠最令大家满意,永泰毕竟是多年的建筑之乡……


        设计团队全程把控施工质量,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和就地工匠讨论,甚至共同创作。在鹤型路夯土墙一些新旧衔接的地方,让当地的工匠自由发挥,留下手工的痕迹,也留下历史的真实。


直街“打开嵩口”咖啡馆、民俗博物馆


        古码头附近的直街曾是嵩口最兴旺热闹的古街,云集着土特产铺、干货铺、木材店等等。街口有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赵玉林老先生的题字“群贤毕集”。



        “打开嵩口”咖啡馆是打开联合团队在直街的“针灸”试点,由一家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古民居改造而成。



        咖啡馆的屋顶增加采光窗,带入自然光线。馆内使用竹筐、旧木窗等作为室内装饰材料,让旧物件在老屋中重生。



        直街的嵩口民俗博物馆,陈列着当地居民各式各样的传统生活器具、劳动工具,有些如今已退出人们的视野,成为回忆。这些农具都是乡民自发捐赠的。



        博物馆花园内展示的清代古石槽,供人们丢硬币祈福。


古码头渡口区


        想不到,深居山区的嵩口曾经是福建内陆水运的重要港口之一。中部地区的货物都是从永泰的大樟溪直通福州港,繁盛时期从宋代一直延续至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是大樟溪往福州港航线起点。历经千年,大樟溪水运繁华不在,平直的堤岸和道路割裂了古镇与水的联系。



        古码头渡口改造方案试图重塑渡口的水陆交界面,唤起人们对古镇与水息息相关的记忆。



        铺路的鹅卵石都是就地取材,由村民从大樟溪中挑选运回的。


电影庙


        吸引眼球和颇具争议的嵩口的古村庙原来是当地祭拜的场所,1959年成为电影院,闲置了很久,房子破损得厉害,村民一直希望能恢复庙宇。而台湾团队的设计理念是“电影庙”。



        “旧房子的用法可以很灵活,既保留电影院的功能,又开辟一片区域满足村民信仰。”设计师介绍,修房子的工匠,是拥有传统技艺的本地老师傅,村民集资改造重修,来实现自己的文化需求。



        这个新电影庙最独特的地方是它没有因循国内传统村落中改造老房子的旧套路,而仅是沿用了老材料、保留内部原有的空间模式,采用了新的建筑立面,透过新的看到旧的立面,形成一种具有张力的时间对话。如果你来嵩口古镇,一定不要忘了一睹这个可以看到历史的电影庙。


嵩口古镇修复正在进行中,码头的小船已经运来,旅游标识正在安装,古镇摊车闪亮登场了,墟市提升正式启动。



也许,打开嵩口的“正确方式”有五种:

第一:先见之明,趁早租下160座明清古建筑中的一栋,参与修缮,夏可避暑,冬可赏雪,闲来喝茶,遛狗看书,享受浮躁时代中的避世隐居。


第二:享受成果,找一个晴好的周末,呼朋唤友,选一个有院有视野的民宿,厮混数日,身心松弛,积蓄能量回到红尘打拼。

雨巷悠悠。

第三:故乡味道。直奔古村老字号,学习水晶饼、美人糕、鼠曲粿的手工制作,带回做伴手礼;与阳光透过的咖啡店对话,手冲咖啡、焦烤面包、披萨,有趣而文艺;农家乐,亲子游,品赏青红酒的温婉,寻找地道嵩口味道。


第四:体验民俗。选择农历初一、十五的赶圩日,参与乡民从元朝持续至今的赶墟活动,行走在其中,感受到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11月27日就是个大墟,永泰县将举办系列民俗活动。


        第五:田园风光。逛完古镇还有时间,可以到2015年的美丽乡村——大喜村呼吸新鲜空气,亲手采摘,欣赏静美的田园风光,到历史文化名村——月洲村探寻张氏故里。



        冯骥才说过,古村落是中华文明的根本,它的价值不亚于长城。嵩口古镇有这么多老房子是宝贵的财富,可以做文化创意产业的方式来包装经营古镇,让游客来买东西的同时也买走这里文化。最终用文化提高当地土特产的附加值,间接提高村民收入,这样就能实现古镇保护和发展的可持续。


        嵩口镇镇长鲍瑞坊说,“美丽乡村建设,还需激活农村活力,而让乡亲在农村也能拥有事业,这正是我们想做和正在做的。”


        “希望三年后,嵩口古镇成为相对成熟的旅游地,但旅游不是最终目的,只是复兴古镇的手段。”设计团队希望古镇能成为当地居民心中有希望的故乡,吸引外流的青年回乡创业。



        目前, 全镇实施“一核五片”的大旅游规划,核心区实施“一街一市一环两片”的布局。其中“一街”指中山步行街;“一市”指千年墟市;一环指“樟溪景观”,“两片”指古街商铺和斜阳院巷。


        另外古镇建设开发过程中,还注重旅游业态培育,满足游客吃﹑住﹑行﹑游﹑玩﹑购的需求。主要做好中山步行街﹑直街﹑横街﹑关帝庙街的招商引资和旅游业态培育与植入,规范引导现有主街的商业业态。



        在古镇中漫步,常常可见乡民正在以传统的手工方式编制竹篓、制作面线等等。这些老手艺、老行当是传统智慧,是家乡标识,也是我们的记忆。


        镇政府已经着手培育植入竹编﹑草编﹑木艺以及蜜饯﹑水晶饼﹑梅子酒等当地伴手礼的研发提升,以及引进若干茶歇点﹑咖啡屋﹑民宿﹑特色小吃店﹑农家乐等。


        今年8月,嵩口古镇又获评首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仅20家单位入选,嵩口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单位。“让出去创业的乡亲,将外面创业成功的经验带回来,到家乡投资创业,在家乡也能实现致富。”镇长鲍瑞坊说。


         台湾专家把脉乡村旅游。10月20日,第一期的古镇旅游开发行销课程在镇上举办,台湾的营销总监李兴华老师为有回乡创业意向的年轻人、创客代表、镇政府工作人员、村干部、学校老师、旅游人员讲课。



        他们有着爱生活、爱家、爱古镇的共同情怀,有复兴古镇、发展家乡的共同理想,有着一样往前走、不退缩的执着。


        乡村的复兴离不开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也离不开在地政府重建家园的蓝图。曾经分管住建的副省长陈冬、省住建厅厅长龚友群、原省旅游局局长朱华十分关注古镇复兴,多次实地调研,福州市长杨益民要求认真做好嵩口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建设,努力挖掘嵩口镇的文化内涵,将其打造成为全省古镇古村保护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样本、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示范点。

        探寻古村落,这一站,我在正在修复的千年古镇——永泰嵩口仰望星空,你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