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好多人的眼睛都在关注着香山等地的红叶风景区,而没曾想,秋天的明十三陵总神道也是非常好看的,而且这里的叶子我感觉比起香山等地来红的更艳,黄的更亮,特别是大片红黄色的秋叶衬托下的众多石象生(大型石雕),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所在地,距今已五百多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世界之最。明十三陵总神道,即长陵神道,因各陵神道均从此道分出,故又称总神道,墓仪建筑经始于明宣德十年(1535),明嘉靖十九年(1540)又有增置。 神道,又叫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碑楼北依次排列大型石雕,叫做石像生,有望柱、坐立狮、坐立獬豸、立卧骆驼、立卧麒麟、立卧象、立卧马,各一对;持瓜盔甲将军像、朝衣冠文臣像、朝衣冠勋臣像,各二对。 石像生的作用主要是显示墓主的身份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石人象征帝王生前的仪卫,石兽象征吉祥和辟除邪恶的神兽。石像生造型生动,气宇轩昂,雕工精细,由整块巨石雕成,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当拍完神道两侧的石象生,天也渐渐暗下来了,大门处的两个华表虽已历尽数百年的沧桑岁月,但在落日彩霞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的庄重与威严。这就是皇权的象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