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永泰便民网

走进永泰里洋村,体验古村落韵味的乡村!

[复制链接]
查看: 25399|回复: 0
发表于 2016-8-12 10: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一段时间朋友推荐了一篇文章——《壁上里洋》,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描述着“里洋”遗世独立的美。于是我循迹而至,在出差途中顺道造访了里洋村,遗憾的是,第一次探访,我并未真正发现里洋所蕴含的美。以摄影人的标准,里洋并不算一个漂亮的、有着古村落韵味的乡村,依山而建的农舍很多还是现代的砖瓦房,如果说还能吸引我的,就是那还生活在山村里的八九个留守老人吧,那一天我拍了几张照片,都是关于留守老人题材的,自以为探寻已经结束了,任务也已经完成了。

psb (1).jpg
走进里洋村
之所以能第二次探访里洋,不得不说是受到阮义忠《摄影美学七问》的影响,他认为摄影师不能只给大家看什么是美,而应当具备人文精神,走进乡村田野,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于是上周五我又拖着一个同事于黄昏后再次走进里洋,这次我很认真也很细致的用脚步丈量了里洋村所有的角落,用眼睛去观察村民们日常起居,用心灵去倾听老人们的述说。我们甚至用半小时急行军速度,登山比里洋村部海拔高120米的对面山腰上一个小自然村,去感受那里的荒凉。凌晨时分,还登上里洋后山的最高处俯瞰整个山村。一个下午再加上一个夜晚和一个早上,我越来越茫然,沉重在内心里渐渐淤积,我感觉还没有读懂这座小小的山村。回程途中,我沉默不语,思忖在这个平凡的小山村遗失了什么,是灵魂?还是牵挂?抑或是思念?同事的车内音响正在播放呼斯楞演唱的《长调》

呼斯楞演唱的《长调》“辽远的天空下
草儿正在枯黄
炊烟升起在 日落的地方
回家的人
身后跟着牛羊
渐起的西风里
我的泪开始流淌
流云在头顶 变幻着模样
把我带回童年的时光
谁唱起了长调
像母亲一样安祥
······
雄鹰展开了翅膀 在天边自由飞翔
谁唱起了长调
像岁月一样悠长
祖先跪拜的地方
花儿静静开放 ”

深情而略带忧伤的歌声瞬间唤起内心沉重的记忆,眼眶不自觉的沁出泪水,在短短时间里,见到太多我感觉是忧郁的画面,听到歌词的最后一句,突然间理解了什么叫“记住乡愁”,正是这浓浓的乡愁情节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就像电影蒙太奇,一个个忧愁的瞬间在眼前回放。


psb.jpg

里洋村已经通了水泥公路,狭小、弯道崎岖的山路走到尽头就到了村口,进入村口要通过一片小小的幽深的原始森林,很多参天古树两人都合抱不拢。而我坚信这片森林一定是这个村庄的拓荒者所种植,它见证了这个村庄盛极而衰的所有风云际会的变换过程。进入村庄,一条小小的水渠宛如一条玉带环绕这山腰、穿过村庄欢快地流淌,水渠里流的是最清澈的山涧水,清亮透底,直观的让人相信这水一定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这是我感觉的里洋最值得称道的一道最美的风景线。这清冽的泉水足以让远方的旅人在夏天感受到山村的六月天的冰凉凉。



psb (2).jpg

顺着水渠转过一道山凹,是一道枯黄的山梁,与周围的葱绿的青山形成强烈对比,这是已经荒废的梯田,我无从考证这个村庄的先祖如何的坚韧靠手扒肩挑开垦出这一整道山梁的农田,这些农田在六七十年代村庄最鼎盛时期,养活了四百多口人,如今只剩下一丛丛衰败的茅草,或许在经济浪潮的推动下,这里的年轻人再也不满足于那一亩三分地,纷纷离家外出打拼了。第一次造访里洋村时候,我曾经拍摄过一个中年人在翻耕一块小小的梯田,他说他在城市打工,趁着工闲时节回家挖一块地中芋头,当我第二次到里洋路过那块耕地,芋苗已经一尺多高了,在一片枯黄中翠绿得惹人喜爱。



psb (3).jpg

沿着水渠走到尽头,然后转到对面的山坡开始登山,花了近半个钟头就到了里洋对面的山腰,这里是另一个自然村,我数了数,一共四座土木结构的老房子,此时这里渺无人烟,但是其中两座房子前面种着地瓜和生姜等农作物,表明房子的主人还是会时常回家照看,其中一栋房子周边已经长满荒草,应该是久未人居了。走到最后一座,厅堂里赫然供着以为长者的遗像,遗像前面的供桌上还摆着供品,我们淳朴的山民啊,就是离开生养他们的土地,还是忘不了这里的泥土的芳香,也还忘不了祖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psb (4).jpg

两次走进里洋,人气最旺的就是村部那个大楼,三楼楼顶上挂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成了村部最显眼的标志。黄昏时节这里总有两三人在走廊边上的长条凳上坐着聊天,木地板木栏杆木板凳;还有军用胶鞋和竹叶编织的斗笠,儿时最典型的记忆,此刻那些望向村口盘山小路的背影令我忧伤涌上心头,这些老人在盼望什么?是远方的客人,还是离家多时的子孙,在这略显孤寂的小山村,这些老人们也需要热闹,也希望儿孙绕膝,也曾想含饴弄孙,但是年轻的一代要闯世界追求美好生活,这就是现实的矛盾,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家园不愿撤离,守到他们这一辈结束还会有下一代继续守下去吗?


psb (5).jpg

晚上村庄由于打雷临时停电,一片漆黑中只剩下一两束不时晃动的手电筒亮光,夜晚除了虫鸣再也听不见其他能跟现代生活扯上关系的嘈杂声。晚饭时房东告诉我:儿子在县城电脑店里打工,自己在城关也有一套房子,但是他住在里洋的时间更多些,他不习惯县城那夏天里的酷热,而另一个在山顶居住的中年人也是回山村避暑来了,过了夏天才回城里居住。房东还说他快六十岁了,现在还能挑着担子很轻松的攀登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东湖尖,这得益于他还经常干农活,他儿子现在已经走不动远的山路了,话语间流露出一丝惋惜,也许他对儿子终究放弃农耕到城市打拼有点失落吧,这或许是对那些眷恋土地的失落。


psb (6).jpg

第二天清晨,我不经意走进了曾经是老支书的家,攀谈中老人家告诉我们,县政府正在搞美丽乡村建设,里洋村也有200多万的建设款项,现在准备在山脚下修一个停车场,然后已经造了一个木制的廊桥连接村部大楼和村道,还准备在废弃的梯田旁修建一个观景台,还设想建成通往东湖尖的景区道路。村里的老人们想尽办法要让这个村庄繁荣起来,这样或许会吸引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但是在一旁一起聊天的老支书年轻的孙子已经前往仙游念书了,年轻人好像对家乡的发展宏图并无多大兴趣,我真心的希望这些老人家的愿望能够实现。


psb (7).jpg


当我们在村庄闲逛的时候,遇到最多的问候就是:吃过早饭了吗?我们家里还有稀饭。尽管我与他们素昧平生,尽管他们还不知道我的姓名,他们总觉得不能让客人在山村饿肚子,这就是善良山民的待客之道。在村中的石板阶梯行走时,遇见一个摘丝瓜的老汉,他以为我们是记者,就絮絮叨叨地向我们反映说对面山上的山地原来是属于里洋村的,现在政府却将这些山地割让给仙游县了,语气颇带愤愤不平。是啊!祖先遗留下来的土地对这些老人家是多麽的弥足珍贵。我们还遇见一对非常可爱的小兄妹,嬉笑玩耍与山野上、水渠边,一点也不怯生,看见我们背着相机也好奇的尾随着我们在田野里欢快地跑,或许他们只是好奇于山里的种种新鲜事物,如果他们长大了,他们还愿意回到家乡的小山村吗?

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峡谷里涌起团团浓雾,飘忽的云雾给这座云朵上的小山村平添了许多的神秘感,或许我该重新开始认识她。


psb (8).jpg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的发展不为我们的喜好而改变,这座小山村的命运谁都无法左右,小山村终究会成为人们追逐新鲜的观光景点,这里的老人家也终究会成为名符其实的留守老人,正因为我们都无力改变的事实,让我们平添了许多的忧愁。

余光中写的《乡愁》曾经无数次震撼我的心灵,虽然我们和家乡之间没有隔着一弯浅浅的海峡,但是乡愁对于我们来说是推开窗门就能呼吸到山野里新鲜的空气;乡愁是那六月天还感觉冰凉凉的清泉水;乡愁是那祖先遗留下来土地上淡淡的泥土芳香;乡愁是那一口家乡的地道家常菜;乡愁是家乡思念的亲人故交;乡愁更是那淳朴的家风和世代相传的祖训、还有中华民族勤劳善良诚实勇敢的优良传统!

记住乡愁就记住我们的传承,就守住我们的根!如果没有了故乡的概念,就没有了地理上的凝聚力,于是漂泊的人们就有了无根感和焦虑感,但愿我们都能记住乡愁,不要在城市里迷失了自我;但愿祖先曾经跪拜的地方,花儿都能静静地绽放!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的发展不为我们的喜好而改变,这座小山村的命运谁都无法左右,小山村终究会成为人们追逐新鲜的观光景点,这里的老人家也终究会成为名符其实的留守老人,正因为我们都无力改变的事实,让我们平添了许多的忧愁。

余光中写的《乡愁》曾经无数次震撼我的心灵,虽然我们和家乡之间没有隔着一弯浅浅的海峡,但是乡愁对于我们来说是推开窗门就能呼吸到山野里新鲜的空气;乡愁是那六月天还感觉冰凉凉的清泉水;乡愁是那祖先遗留下来土地上淡淡的泥土芳香;乡愁是那一口家乡的地道家常菜;乡愁是家乡思念的亲人故交;乡愁更是那淳朴的家风和世代相传的祖训、还有中华民族勤劳善良诚实勇敢的优良传统!

记住乡愁就记住我们的传承,就守住我们的根!如果没有了故乡的概念,就没有了地理上的凝聚力,于是漂泊的人们就有了无根感和焦虑感,但愿我们都能记住乡愁,不要在城市里迷失了自我;但愿祖先曾经跪拜的地方,花儿都能静静地绽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